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

印光法師文鈔上冊 書二 一一七、與徐蔚如居士書六



一一七、與徐蔚如居士書六

接手書,及觀經嘉祥大師義疏。一再細閱,其文法實在令人迷悶。一句話反覆數說,而義意含糊。兼且只派名義,前不詳其所以,後不結其歸宿。(光)億此疏,恐未必是嘉祥大師親筆。當是東洋耳食之徒,冒名而作。否則縱令傳寫致訛,不致通皆不成文理,雜沓瑣碎,絕無顯示大義,如須彌高出於海,八風悉吹不動。縱令好為更端者,不能移易一字之處。是為可疑。十一面疏亦然。彼慕吾國高人之名,妄自著書。不知自非高人,冒名亦冒不到耳。又北京近所印書,皆用毛邊紙。此紙現視頗好,久則發脆。(光)在京時,見百餘年外之書,紙皆發脆。粗心人翻閱,便見破碎。心竊疑之,而不知其以。光緒三十一年,問仁山先生。彼云,被煤煙熏過之故。其說雖有理,亦不能息疑。以藏書多者,豈皆在有煤煙處。紅螺無煤,書亦發脆。知先生此言,殆想出之理由,非實驗之的據。至前年到藏經院,與一老做書者,談及紙性,因說北京舊書皆發脆,彼云此係毛邊。毛邊新時覺得厚實堅固,以草料多,竹料少,故久則發脆。毛太重太紙質,不如毛邊堅實,經久不變。外行人多以毛邊為美,我等做書各工,亦願做毛邊,以其硬爽好做。實則毛太重太經久。(光)聞,疑心豁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