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

印光法師文鈔下冊 序 三五、立山老人派下子孫公堂序




三五、立山老人派下子孫公堂序代開如和尚作

一切眾生,具有如來智慧德相。但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究其原由,總因不了真如妙性,妄認四大為自身相,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既已認賊為子,遂致背覺合塵。從此根塵互黏,人我敵立。起惑造業,輪迴六道。經塵點劫,莫能解脫。大覺世尊,愍茲劇苦。施大法藥,令修四念處觀。一觀身不淨,二觀受是苦,三觀心無常,四觀法無我。及餘正勤、如意足、根、力、覺、道,三十七品法門。雖根有利鈍,乘有大小。莫不皆以四念處而為根本。良以四觀若成,則我執即破。我執既破,則五蘊皆空,六塵即覺。返本還原,親證妙性。譬如垢盡鏡明,雲開日朗。日即本具,明非外來。得無所得,獲大自在。凡情聖見,兩俱消亡。尚無涅槃,何有生死。至于世壽若盡,則焚其形骸者。一則恐彼亡者所作未辦,身見未泯。令其豁悟真空,當下解脫。二則正欲存者了知此身,全體虛妄。力修聖道,復本心源。務於動作云為處,親見主翁。則能自作主宰,不被此臭皮袋多方驅使。庶可以上繼佛慧,下化有情。即此苦無常無我不淨之幻妄身心,徹證常樂我淨之真如佛性。以故無論聖凡,舉皆焚化。而天下叢林,無不遵行也。當唐宋佛法盛時。士大夫家,亦多仰遵佛制,而用此法,不獨唯僧為然。僧既焚化,拾其餘骨,置于普同塔中,亦如叢林之海眾同居。其中凡聖莫測,行位難辨。凡既附聖,亦易解脫。如蒼蠅附于驥尾,不勞而得至千里也已。法雨常住,當前清咸同間,以久經兵荒,香火斷絕,遂致一敗塗地。至同治十年,眾挽先師公立山老人住持,法道由是重興。而剃度法嗣,實繁有徒。化開師伯,謀諸本派法眷,各出淨資若干圓,修一子孫普同塔,於海會橋東,凡立山老人派下子孫,及諸法徒,皆可入焉。又買眾香塘田五十畝,以歲所收租,充春冬祭薦之費。俾伴山、常明、長生、楊枝、寶稱五庵。及化恆師派下子孫。六柱輪流,承值當辦。使亡者時受祭薦,蒙法利而超極樂之天,存者識破幻妄,修淨業而預蓮池之會。爰書緣起,以告同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